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Schoo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Aeronautics  一、学院概况学院下设8个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器人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系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系,形成了低空经济背景下适应市场需求、对接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专业是珠海市优势学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0余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和技术设备。设有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机器人)和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发展方向上,紧跟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前沿,注重工程实践应用。先后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珠海市优势学科等项目支持。学院拥有先进的科研平台和一流的科研环境。设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智能驾驶仿真控制技术研究基地”、广东省科研创新平台“广东省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珠海市科研创新平台“珠海市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工业设计及模具制造公共实验室”,现有“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机械系统设计与状态监测”“机器人应用与人工智能”等学科团队,形成了数字孪生与材料成型、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机器人集成与智能装备等特色方向。近5年学院承担教育部、广东省、珠海市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近200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00余项。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追求卓越创新,为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领域输送了6000余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大奖,承办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和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等校内选拔赛,已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海市培养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二、办学特色学院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步伐,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遵循“走产教融合之路,育社会紧缺人才,助湾区经济腾飞”的理念,加快形成较完备的本科、研究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先后与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培养更多的满足国家、区域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秉承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围绕开设符合低空经济和智能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新课程和新方向、在线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辅助教学等方面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程教学内涵质量,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和毕业要求,先后有4门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优化合作内涵,2018年与ABB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创建深入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式。与格力电器、西门子工业软件、中航通飞等154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协议,建立了一批智能制造领域校外实践基地,构筑校企之间双向参与、互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也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更为宽广的舞台。三、毕业去向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历届毕业生80%以上集中于珠三角大湾区就业,每年进入格力电器、施耐德电子、汤臣倍健、中兴汽车等企事业占比超过70%,为珠三角制造业的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智力支撑。近三年,学生平均就业率96%以上,连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三年累计有90余名学生考取英国约克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境内外名校,考研率据学校前列。真情欢迎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继续关注、支持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发展。我们将不负重托,砥砺前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更优人才培养质量、更高教学科研能力、更强创新发展活力、特色鲜明、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工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工程科学中以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个跨学科专业,体现现代科技学科交叉的特点,它将传感器、执行元件和信息处理融和在一个机器的设计中,特别注重机械与电子、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结合,从而使其产生协同工作的效果,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必需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的主要任务,一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工业大数据和智能制造为核心,致力于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综合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电子、控制、智能制造、机器人、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等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新经济急需紧缺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就业前景机电产品,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当前激烈的国际政治、军事及经济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正是为了满足我
机器人产业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成立于2018年,是智能机器人(国际)产教联盟理事单位。目前已建设成为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充分整合珠海科技学院优秀师资、ABB机器人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开展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企业协助办学,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双师团队、ABB智能设备资源库等,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将学院建设成为以机器人应用与研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办学实体,培养更多创新性应用型机器人人才。学院与ABB联合出版《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已累计印刷10次,印数达39000册,被100余所高校使用。学院师生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广东省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共斩获省级及以上奖项4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1个,省部级奖项33个,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图1 智能机器人(国际)产教联盟理事单位 1、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推进。2019年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学院创新训练实训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项,2020年面向高端制造的科研项目“考虑视觉信息变构的工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本专业是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GOPLM的合作伙伴(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是工业4.0的领跑者,GOPLM项目是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人才培养全球战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与高校合作共同为中国的制造业培养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的高端人才)。本专业以先进的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两大办学特色,培养企业急需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的高端人才。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及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是实现机械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培养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开发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模具设计与制造:此方向是先进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高度集成的技术领域,培养从事现代化模具设计、制造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数控技术:培养数控技术与数控装备应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的运用和维护能力以及相应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就业前景毕业生可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是珠海市优势学科、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设计、制造、实验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其具有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能在汽车行业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科技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扎实汽车产品设计开发、汽车零部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具有广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加工工艺知识,具有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基础实验技能和系统的试验方法,同时,具有现代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基本设计研发能力、控制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验证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科研能力的开发。除拥有1000余平米的汽车实验室以及必须实验器具外,还具有先进的科学研究设备。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开发软件的使用,学生多次在国家级赛事获得大奖以及开发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权。使学生成为新能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是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专业,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多门较宽泛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并参加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该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管理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成为懂技术的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应软件,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就业前景毕业生具有经济、管理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是从事工业工程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IE工程师、质量管理
机器人工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1、专业概况机器人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也是仿生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电子学、控制工程与智能装备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热烈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机器人工程专业!本专业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城市、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珠海市,位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战略布局的珠江西岸核心,更是身处强势崛起中的航空制造与服务业巨子即金湾国家级航空产业园区,毗邻港澳,连接世界,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本专业依托珠海科技学院国家及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成果,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硕士研究生,是珠海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建设点的支撑专业之一。与世界500强企业ABB机器人(珠海)联合共建了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建有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训室、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室、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实训室、机器视觉技术实验室及珠海科技学院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过程控制与测试工程技术中心。设有广东省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智能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也是智能机器人(国际)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和珠海市自动化学会会员
智能制造工程
1、专业介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是教育部2018年增设的新工科专业,也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的重点突破的十大科技领域之一。智能制造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单元,是广东省目前在制造业领域主要发展目标,智能制造工程为大湾区制造业的数字化、产业变革提供重要力量,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以多学科融合为基础,面向机械工程学科前沿,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以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为机制,实现“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并重的培养方式。2、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坚持OBE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道德品质良好,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自然科学基础扎实,掌握智能制造工程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实施、调试及维护能力,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工程问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一、专业定位本专业是2016年国家增设的新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航空航天类的本科特设专业,肩负着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异军突起,人才需求激增,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一颗耀眼新星。我校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对接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优势和珠江西岸新兴产业布局,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利用地处珠海航空产业园中、毗邻珠海国际航展等优越环境条件,201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工程素养和职业道德,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和研发、系统操纵与组装调试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航空及相关领域从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应用和管理、科学研究或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航空工程技术人才。三、专业培养规格学制4年。修满160学分,经考核合格者,准予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德育方面: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尚的道德修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一、专业定位本专业是国家规定的本科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航空航天类的本科基本专业,“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继承性较好”,肩负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我校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对接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优势和珠江西岸新兴产业布局以及航空航天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地处珠海航空产业园中、毗邻珠海国际航展等环境条件优势,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目前华南地区拥有该专业的唯一高校。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工程素养和职业道德,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航空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相关实验技能,初步具备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设计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工程管理、使用维护和科学研究或教育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三、培养规格学制4年。修满160学分,经考核合格者,准予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德育方面。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尚的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技术微专业
一、招生背景汇聚校、企资源,共同建设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技术微专业,通过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推进科教融汇,加快形成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一体”格局,赋能低空经济行业人才培养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广东省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1.专业特点以无人机在巡检、旅游、物流、林业、农业、应急救援等低空经济领域应用为方向,构建人工智能基础、算法应用、无人机操作一体化融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具备多层次人工智能与无人机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未来市场就业竞争力。2.就业方向本微专业毕业生既懂人工智能原理又了解无人机功能与工作流程,能适应更广泛的岗位需求,拓宽就业渠道。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低空经济作为一个全新领域,低空经济的人才缺口已开始凸显。因此,该专业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与无人机人才支持。二、培养目标在掌握原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能够在各自工作岗位中发挥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有关的知识优势,既有良好专业素养又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无人机技能的复合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具体要求:1.掌握人工智能与无人机领域的基础知识;2.培养人工
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学子荣获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大赛南部赛区冠军
2025年8月16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东部和南部赛区)选拔赛于浙江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顺利闭幕。珠海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代表队在机翼静载挑战项目中表现优异,荣获南部赛区第一名。本次机翼静载挑战赛重点考察学生在机翼结构设计、力学仿真、结构优化与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025-09-08
​ 迎评促建再发力——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再次举行“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活动
为持续深化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准备工作,进一步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于2025年8月28日再次组织开展了“专业负责人说专业”活动。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专业负责人及学院教学督导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是继6月12日首次“说专业”活动后的又一次全面检阅与深入交流。各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色优势凝练以及持续改进...
2025-08-31
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院长、珠海市智能视觉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黄景德教授受邀出席珠海市工商联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委会成立大会
8月23日下午,珠海市工商联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委会成立大会在珠海香山迎宾馆隆重召开。珠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工商联以及各区工商联领导,企业以及商协会代表等近300人出席。 珠海市工商联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委会成立大会现场珠海市工商联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委会汇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包括:格力电器、丽珠医药、三一海洋重工等上市公司;金智维、泰诺麦博、...
2025-08-28